曾夫人的话也说不准会不会实现,但曾老爷听了心里头舒畅,大笑道:“好,那就放我书房里去。”
曾老太太听了这话却有些不安,忌惮的望了眼桌上的黑色木盒,“不行,这短剑不吉利,不能放你身边,还是丢出去为好。”
曾夫人和曾老爷对视了一眼。
曾老爷道:“不会有事的,母亲别担心,你儿子命硬着呢。”
曾老太太坚决道:“不行,谁知道秦家会不会下了什么咒法,不能把短剑放在你身边,府里也不能放着。”
曾老太太最是信奉这些,在这一方面上,就是十头牛也拉不回来。
曾老爷还想开口辩驳,余光收到妻子的暗示,便住嘴不言,等妻子发挥。
曾夫人说道:“听母亲的,不放在家里,儿媳有个好主意,既是邪祟之物,那不如就放到寺庙,这样一来,再怎么邪祟,也咒不到府里去了。”
曾老太太的坚定的表情渐渐松开,拍了拍曾夫人道:“要去宝光寺,那里灵验,里头高僧是有大智慧的。上次川儿出事,嫂子去了宝光寺高僧做祈福法事,川儿不就平安回来,还升了官。”
这事被曾老太太反复念叨了几遍,其他人早就听得索然无味。曾夫人面上笑道:“知道了母亲,就去宝光寺,我再顺便求助空明大师,若是能得他的帮助,您就能彻底放心了。”
曾老太太颇有心得的道:“空明大师可不是谁都见的,也就你嫂子家里有这样的机缘。”
她指的是当初空明大师,也就是佛子还小的时候,被永乐侯捡到的事情。现在提起来,依然让人津津乐道,百说不厌。
“能不能见到,得去了才知道,万一哪天儿媳就有那个缘分呢?”
曾老太太含笑道:“你说的对。”
一番话下来,曾老太太忘记了刚才的不愉快,曾夫人又劝她回明间去,今儿是您的生辰,怎么能少了您,曾老太太便扶着她的手回去了。
曾老太爷那儿,有几个小辈劝着,火气也消去了大半。
曾夫人笑道:“时辰也不早了,这就开席吧。”
才出了这事,众人兴致都不太高,好在曾夫人请了两个说书人来讲故事,他俩一唱一和,总算把场面给热闹起来。就是苦了两个说书人,才一登场,就见台下众人各个摆着一张严肃的脸,还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呢。使尽了浑身解数,把生平知道的所有有趣的故事讲了一遍,才让众人脸上多了笑意。
曾老太太性情宽厚,是最先被两个说书人逗得笑出声的人,“这两个人说的不错,你从哪里找来的?等会再给多赏他们二两银子。”
曾夫人笑着道:“母亲若是喜欢,以后也可叫他们来府上给您说一段儿。他们就在珍馐阁给人说书,每日早晚两班,提前给他们说声就是了。”
“你有心了。”
曾夫人浅浅一笑。
这个关头,请戏班或者乐班太过张扬,请说书的便恰到好处,人少不说,价格还实惠。曾家如今逐渐没落,家里的财产还被老太爷拿去投了商帮,一时半会的拿不回来钱,只能节省着点用。
也幸好只请了自家人,宴席简陋,也不会有人说三道四。
曾老太爷席上喝了酒,有些醉醺醺的,便也忘了短剑一事,与几个小辈说说笑笑。
仆妇端上冒着白气的长寿面,放到曾老太太面前。一根面条长约三尺,盘在印了荷花的碗中,众人说了些吉祥话,曾老太太笑着把面条吃下。
厨娘把长寿面煮的软而不烂,正适合牙口不好的曾老太太吃,碗中除了面条,还下了鸡蛋、香菇、虾仁。鲜味儿勾的其他人也跟着馋。
大人们说的话,被乳娘抱在怀中的蓁姐儿听不懂,跟着她们的笑声咧着嘴巴笑了一会儿,便有些困了,等到宴席结束的时候,蓁姐儿还没醒过来。
乳娘上马车的时候,何静琳还掀了车帘提醒:“慢点,别吵醒了蓁姐儿。”
乳娘自个儿就生了三个孩子,照顾孩子颇有心得,没何静琳那么提心吊胆,不过她也知道这些夫人把孩子看的有多重要,不敢露出随意的姿态,慎重的点点头,踩稳了放在地上的小杌子,才又抬脚踩上车架,弓腰进了马车。
曾惠妍正在向曾夫人道别。
“你快回去照顾舅母吧,她今儿也喝了两杯。”曾惠妍席上喝了两杯果酒,脸颊绯红的如同晚霞。
曾夫人让丫鬟扶着她点儿,笑道:“这你放心,我已经吩咐了厨房去做解酒汤送到母亲那儿。”她看着曾惠妍,想起刚才她向母亲悄悄抱怨,王妈妈让含姨娘暂时搬到了兰竹院的事情。
曾老太太人虽心善,耳朵软,但这事她也帮不了忙,只能安慰了曾惠妍几句。
看着马车离去,曾夫人这才扶了丫鬟的手回府,她也喝了酒,脚步有些不稳。
李念瑶和柳婉清坐在一块儿,这些日子腻在一起,让她们俩亲如一起长大的姐妹。
李念瑶打了个哈欠,柳婉清将身后的软枕递给她,“姐姐睡会儿吧,等